地址: 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55-257號信和廣場1604室

作者:謝德安醫生; Lamberto Villani 牙科技師; John C. Kois 博士

數位微笑設計與牙頷面分析僅相結合: 提高美學,同時保護牙齒結構(二)

本例為一名缺失上頷側切牙的成年男患者,他對他的微笑感到不滿意。本例重點在於數位微笑設計(DSD)理念的實施。DSD與牙頷面分析儀僅結合使用,採用了一系列口外相片,幫助醫生在手求前計畫不同治療方法,並直觀地呈現各計畫的效果,同時有效地與實驗室技術人員和患者迸行關鍵牙齒位置基準溝通。本例使用的附加法能夠在創造出美觀微笑的同時,儘量減少牙體預備。
第2階段:數位元蠟型轉換為主模型

利用牙頜面分析儀(Kois Dento-Facial Analyzer SystemTM, Panadent, www.panadent.com)記錄和溝通安裝上頷模型所需的功能參數和美學參數(圖9)。通過DSD和牙頜面分析系統相結合,臨床醫生能夠有效地向實驗室技木人員溝通擬用中線和上頜牙合平面一關鍵牙位基準。9、10設置在牙合架上時,平臺確保了切緣的對稱性,以及水準和垂直牙齒位置(圖10)。可根據切緣長度,按需升降平臺。在本例中,由於第11顆牙,即牙弓中最長一顆牙的長度適中,因此無需調整平臺,而第9顆牙需要延長1mm。

利用印模托,可以方便地製作蠟模(圖11和圖12)。利用牙合架上的基準平臺確定上頜中切牙的寛度、板度和面部位置。使用9.5-mm印模托,這有助於技術人員利用印模托的比例導引製作所有前牙蠟模。可利用量身定制的切忌表,建立先前通過DSD確定的唇輪廓。

9. 用于记牙合平面朝向的牙颔面分析放置

10. 紧贴平合安装的上颔模型

图11. 选定9.5-mm切牙宽印模托

12. 技木人比例引高效地制作

第3階段:口內評估

向矽膠印模注入臨時假牙材料(Protemp™,3M ESPE, www.3MESPE.com),然後應用到口腔內,元需任何牙體預備。此時,評估美學、發音、功能效果、唇托和面部協調性。13-16實際尺寸的口內模型取得患者批准後,啟劫最終治療計畫(圖13)。

图13. 就绪的试验微笑 

第4階段:手木治療

利用蠟模製作手術架,並將其放入口腔內,指導牙周手術和牙體預各。第8顆和第9顆牙齒實施了臨床牙冠延術。牙周圍的牙槽骨已修整完畢,17、18然後利用Er:Cr:YSGG鐳射療法19 (Waterlase TM, Bio lase, www.waterlase.com)重塑牙齦輪廓(圖14)。

   图14. 通过激光治疗完成的牙周手术

第5階段:有限修復

牙周手木後兩周,患者回來接受最終修復。現在利用診斷性蠟模的矽膠印模作為指引,儘量減少牙體組織的磨除量。根據矽肢印模,計畫中切牙增加1mm的面部容積和0.3-mm斜槽。

對於側切牙,在術前預備導引後進行牙體預備,要求增加近中面拔牙,為中切牙的貼面提供充分寬度。切緣減少1 mm,鄰接面減少0.5mm。利用軟碟(SONICfex®, KaVo Dental, www.kavousa.com)磨光邊緣。採用戲線排齦技術,製作加成性矽橡膠印模(ImprintTM , 3M ESPE)和丙烯酸睢時材料(Protemp)。

通過齦模型和可互換模具製作牙槽模型。長石原陶瓷(Creation, Jensen Dental, www.jensendental.com)被分層。為了直視地展示縮小的中切牙和側切牙,陶瓷製作人員向中線移劫側切牙的遠端線角。

採用光固化納米填料複合樹脂接合貼面 (shade CT, FiltekTM  Supreme Ultra, 3M ESPE)。接合前,在溫度較高的只合材料中,預熱該複合樹脂。

图15. 上頜前牙的木后特写视图

图16. 成功的新微笑全视图

結論

本例說明了一種用於微笑改造的系統診斷、計畫和分階段治療方法。憑藉DSD,帶助臨床醫生在手木前計畫不同治行方法,並直觀地呈現各計畫的效果。採用Kois Dento- Facial 分析儀,簡化了蠟模製作,提高了精度。新貼面使面部和下唇協調統一,完美地閉合空間(圖15和圖16)。

本例使用的附加法最大限度地減少牙體預備,同時更加突出了牙齒在患者微笑中的效果。隨著牙間乳突組織回彈,組織逐漸成熟。出色的美挙效果和極少的牙齒結構磨除量均令患者感到滿意。

致謝
感谢阿联酋迪拜口腔没计师Lamberto Villani在本例作出的出色陶瓷工作。
關於作者
谢德安丢生是香港的一名私人执业牙医,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牙科学士学位,并荻得伦敦大学口腔临床(修复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大学口腔种植学硕士学位。2006年和2010年,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别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口腔种植学”与“口腔美容学“临床医生培洲计划。同时,他还是Kois中心的毕业生,完成了口腔美容、咬合和修复方面的整个综合课程。 他是南加州大学在中国和香港升展的“口腔美容学与种植学”培训计划的指导教师之一,现任华人美学牙科学会(CAED)副会长和CAED认证委员会会长,同时还是香港口腔美容学礽协会创始人兼会长及香港口腔种植学协会副会长。目前,他在香港经营一家私人诊所,专注于口腔种植学和美容学领域。
參考
  1. Spear FM. The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edge: a key to esthetic and functional treatment planning. Compend Conlin Educ Dent 1999;20(6):512-516
  2. Kois JC. Diagnostically driven interdisciplinary treatment planning Seattle Study Club J. 2002;6(4):28-34
  3. Chu SJ. Range and mean distribution frequency of individual tooth width of the maxillary anterior dentition. Pract Proced Aesthet Dent 2007;19(4):209-215
  4. Small BW. Location of incisal edge position for esthetic restorative dentistry. Gen Dent. 2000;48(4):396-397
  5. GO rel G, Bichacho N. Permanent diagnostic provisional restorations for predictable results when redesigning the smile. Pract Proced Aesthet Dent. 2006;18(5):281-286; quiz 288, 316-317.
  6. Reshad M, Cascione D, Kim T. Anterior provisional restorations used to determine form,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for complex restorative situations, using all-ceramic restorative systems. J Esthet Restorative Dent. 2010:22(1):7-16
  7. Mizrahi B. Visualization before finaliztion: A predictable pro-cedure for 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s. Pract Proced Aesthet Dent. 2005:17(8):513-518; quiz 520, 566.
  8. Magne P, Belser U. Bonded Porcelain Restorations in Anterior Dentition: A Biomimetic Approach. Chicago, IL: Quintessence Publishing; 2002
  9. Gargiulo AW, Wentz FM, Orban B. Dimensions and relations of the dento-gingival junction in humans. J Periodontol. 1961;32(3):261-267
  10. Kois JC. Altering gingival levels: The restorative connection. Part I:biologic variables. J Esthet Dent. 1994;6(1):3-9
  11. Lowe RA. Clinical use of the Er,Cr: YSGG laser for osseous crown lengthening: redefining the tandard of care. Pract Proced Aesthet Dent. 2006;18(4):S2-S9
數位微笑設計與牙頷面分析僅相結合: 提高美學,同時保護牙齒結構(二)
作者:謝德安醫生; Lamberto Villani 牙科技師; John C. Kois 博士